钟毅(钟毅将军简介)
今天给各位分享钟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钟毅将军简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钟毅的抗日名将
钟毅(1901.9.24-1940.5.9),字天任,原名钟必规,1901年9月24日生于广西省扶南县长沙村(现广西扶绥县扶南乡长沙村)。民国抗日将领。1940年5月9日,钟毅在枣阳东苍苔镇浴血奋战中身负重伤,举枪自尽殉国,终年41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7年12月28日追认钟毅将军为革命烈士。
钟毅,1901年9月24日生于广西扶南县(今扶绥县)长沙村。其父钟曦堂(钟冥)考中光绪甲辰科秀才,成为钟家历代考取功名第一人;后在南宁设馆教书,家道小康。其母金氏,务农。钟毅有胞弟二:钟纪(国民党军长)、钟协(国民党扶南县县长);有胞妹三:壬坤、丽坤、薇坤。兄弟姐妹都能进入较高的学校读书,可算是书香门第。民国初年,其父曾赴南宁设办塾馆,钟毅随父就读,习四书五经、《左氏春秋》,其天资聪颖,诗词书法造诣很深,年纪很轻就能下笔成文,纵谈天下大事,尤受钟老先生和村里长者的喜爱。少年时代已名扬桑梓。
1914年,钟毅考入扶南县县立吉阳小学。他中文天堂网在线最新版在学校刻苦努力,尊师敬长,豪爽仗义,加上他成绩优异,算术、音乐、体育等科目常常名列前茅,深得校方赞许和同学们的拥戴。此时其父母由邕返乡,在长沙村又设立私塾办学。钟毅每次放假由县城回家,一定到私塾去指导学生们唱歌、练操、绘画,并领导开展算术、竞走比赛活动,使学生们思想更加活跃,学业进步更快,深得学生们及父老的喜爱和赞扬。他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敬慕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每年暑假回乡,他都教村里的年轻人唱歌、练体操,他最爱唱的就是流芳千古的岳飞的《满江红》。
1917年夏,钟毅从吉阳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当年这所师范学校是广西培训师资的最高学府,录取学生除免交学费外,还供给膳食、服装和书籍等,以鼓励学生学习。但这所学校每年仅招收新生一班,名额50人。因此每逢考期,莘莘学子成千上万齐聚邕城应试,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是难被以录取的。而钟毅应考,一举名列第三,被誉为“扶南才子”。
1918年暑假,钟毅感到自己学校比广州、上海各校落后,毅然离开南宁赴广州,想考取当时颇有名气的大学,无奈学历限制很严,被拒之门外。这时,他听说在南京任国会议员的同乡梁培先生(那隆村人)住在广州,并知道父亲曾与梁培同是清光绪三十年同科秀才,喜出望外,便登门拜访,请梁培举荐。梁培素重乡谊,且系故人之子,便欣然答允,介绍他到广东造币厂任小职员。他一边工作,一边伺机投考学校。不久,广东省韶关讲武堂招生,钟毅即往应试,由于他成绩优异,为该校李仙根(云南人)校长所器重。在校受训两年后,这时正是军阀割据混战、斗争角逐,时局动荡的时刻。钟毅在广州目睹国事之蜩螗,外人之专横,百姓之困苦,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弃文习武,报考讲武堂。经过考试,他被录取。从此,踏上了军旅生涯。
1920年广东军阀陈炯明由福建挥军南下,将旧桂系盘踞广东的势力逐出广东,旧桂系军阀陆荣廷原主持开办讲武堂,今既败北,就把该堂迁往海南岛,草草办完学生结业手续后,便宣告结束。可这批结业学生不为陈炯明所录用,只好各奔前程。1920年,钟毅从韶关讲武堂毕业,当时正值军阀争夺地盘,派系分争排挤严重,钟毅未受重用,自己返回扶南县长沙家乡。他回乡后仍继续钻研各种军事着作,他在书房内自提诗一首:男儿仗剑出乡关,不斩楼兰誓不还,太息中原长板荡,要将只手挽河山。
1921年春,钟毅取道钦廉回到故乡长沙村,郁郁不得志,在自己的书房门口贴上“蛰园”二字,还写了一幅对联自勉:
“矢志澄中原闻鸡起舞;雄心造时势匹马纵横。”
室内题诗一首:
“男儿仗剑出乡关,
不斩楼兰誓不还。
太息中原长板荡,
要将只手挽河山。”
诗言志,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在家乡居期间,他不甘心赋闲,平时不但关心群众生产、生活,而且教育群众改革不良风俗,如反对包办婚姻和少女嫁后不落夫家等等。与此同时,他还开办了男女成人夜校,除提高群众文化水平外,还启发群众的爱国思想。当时社会上匪风甚盛,为了保障村庄安全,他又倡导全村筑墙设闸防御匪患,并亲自编练壮丁,安排放哨守夜。
1921年秋,他由友人介绍到桂系军总司令刘震寰部任中尉副官。次年刘氏失败,林俊廷任桂军总司令,钟毅转到林部任上尉参谋。同年冬受混成旅旅长陆云高委任为第二统领,先回乡招募新兵,后编练成军,即奉命开赴贵县(今贵港市)归还建制。当他带领队伍刚到南宁时,忽然接到陆云高已被李宗仁“定桂军”击溃的消息,他觉得陆云高不能投靠,便将队伍带回家乡,宣布解散。钟毅再度居家半耕半读,更广泛地与社会实际接触,其住房另改名为“留芳馆”。
1924年1月,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举行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接受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大会标志着国共合作和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钟毅当时已倾向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心走革命道路。这年,李宗仁、黄绍竑攻取广西省会——南宁,李、黄部队多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军官,士气旺盛,阵容焕然一新。韶关讲武堂毕业生李明瑞,已在黄绍竑部任上校团长,过去曾与钟毅交谊甚笃,即函邀钟出来相助,钟毅应邀受任为上尉连长,旋即开赴柳州、桂林。扫荡陆荣廷、谭浩明残部的战事结束后,钟以战功晋升少校营长。当时,广西由于连年兵灾,元气大伤,生产凋敝,匪风甚炽,省府乃派钟毅率部进驻龙州,负责肃清匪患,安抚民生。钟抵龙州后,分别召开城乡民众大会,谆谆告诫大家要团结合作,守望相助,生聚安业;少数误走歧途的人,只要改邪归正,重务正业,既往不咎,后来又颁布了有关法令。由于他贯彻得力,不久匪患平息,社会渐趋稳定。
1926年7月,北伐开始,广西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北上抗战,钟毅率部队作战勇猛,在德安马回岭中建立战功,被提升为第七军第三团上校团长。1926年7月,国共两党合作后誓师北伐,两广同时发兵参与北伐战争,广西编成北伐第七军,李宗仁任军长,钟毅编入战斗序列。不到半年,北伐军势如破竹,攻克了长沙、武汉,继而东下,增援江西方面友军,夹攻北方军阀孙传芳部。第七军在长江南岸安马回岭之役,迫使敌军溃退,赢得了北伐史上着名的“德安大捷”.广西第七军被誉为“钢军”,钟毅由营长晋升为第七军第二旅第三团上校团长。
1927年,北伐革命军攻克金陵(南京)后,蒋介石叛变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分裂,新桂系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强军队的建设,钟毅在李宗仁部转任上校参谋。1927年7月,军阀孙传芳率数万大军渡江反扑,钟毅率其部队在何应钦、李宗仁指挥下,在龙潭一带与敌血战,激战数日,全歼该敌。从此,军阀孙传芳势力一蹶不振。
1933年,李宗仁派钟毅任梧州第四高中上校军训大队长,随后又调任广西大学军训主任。1934年,钟毅考入国民党陆军大学特二期深造学习。他刻苦学习各种军事学术理论,研究现代作战的战略战术,力求精深,从不自满。
钟毅从陆军大学毕业后不久,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全国军民在国共两党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奋起抗战,钟毅请缨上阵杀敌,以雪国耻。正好这时广西抗日军队扩编,成立第三十一军,钟毅被任命为第三十一军第一三八师第四一四旅少将旅长,率军北上抗日。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钟毅积极拥护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团结抗日。翌年8月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开始。广西成立第三十一军,钟毅派任一三八师四一四旅少将旅长,11月北上抗日,防守津浦路段。
1938年春,固守明光、凤阳的第三十一军遭日寇袭击,四一四旅首当其冲,激战数日,因装备悬殊,无法抵御敌人优势火力,奉命转进淮河沿岸。在撤退中,钟毅目击沿途民众四散逃难,感慨万千,即赋诗两首以明志:
“半夜班师天地昏,中原到处哭声闻;
料应卷土又重来,一战唤回故乡魂。”
“四境纷传撤退忙,倭夷横海渡长江;
临淮关上思歼敌,剑气升腾月满窗。”
1938年夏,台儿庄战役胜利结束,部队转进鄂东,保卫武汉。10月,部队开到浠水,钟毅晋升为一七三师中将师长。武汉放弃后,一七三师退守襄樊地区,保卫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所在地老河口。
1938年夏,武汉保卫战开始,钟毅奉命转进鄂东,担任阻击日军的作战任务。钟毅率领全体官兵,日夜赶修工事,储备弹药。在激战中,他常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沉着地应付战斗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的形势。由于他指挥有方及全体官兵的拼死作战,阻滞了日军的推进,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钟毅以战功晋升为第一七三师中将师长。武汉会战以后,第一七三师奉令退守鄂北襄樊地区,受第五战区节制,保卫第五战区司令部驻地老河口。
1939年12月,中国军队开展冬季攻势,出击进攻日军据点,钟毅将军指挥第一七三师英勇作战,接连扫除日军在安陆、钟祥的据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任务完成后,回师环潭,途经平林店。传闻平林店是汉武中兴之地,钟毅即登观览,不胜感慨,希望早日荡平日寇,还我河山,以“平林怀古”为题,赋诗如下:
“汉家火德未全衰,崛起平林旷代才;
观斗山前将星合,朝王庙上霸图开。
千秋帝业留陈迹,万里风云动壮怀;
满眼乾坤纷忧日,登日我亦戎衣来。”
部队回到环潭,师部驻乔家寨,各团分别防守随、枣沿线。1940年4月间,日寇再次进犯鄂北第五战区防线,集中六七个师团兵力,配备大量装甲车、大炮,并以空军配合,发动第二次随县、枣阳战役,妄图打击第五战区抗日武装力量。当时由第十一集团军黄琪翔指挥的第八十四军所辖一七三师(师长钟毅)、一七四师(师长张光玮)和一八九师(师长凌压西),固守随县、枣阳正面,由于敌我悬殊,张、凌两师奉命向豫南撤退,一七三师负责掩护,钟毅指挥将士与敌周旋,抄袭敌军交通,艰苦奋战。
湖北抗日战场上进行的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正面抗日战场几次重大的军事战役之一。日军为报第一次随枣战役惨败之仇,消灭鄂北我第五战区野战主力,集中了五个师团的重兵。我抗日爱国官兵在这次战役中,浴血奋战,顽强阻击日本侵略军,给进犯的日军以重大杀伤,粉碎了日军扫荡消灭我湖北野战大军,屏障其占领下的武汉,打开进攻鄂西之路,迫使中国抗日政府投降的企图。同时,我方在作战中也付出了重大的牺牲,涌现出了许多不畏强敌,誓与日本侵略军血战到底,为国捐躯的爱国烈士,国民党第八十四军第一三七师师长钟毅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位。
第八十四军的三个师,当时隶属于黄滇翔将军的第十一集团军奉令担任守备襄花线上的随县、枣阳一线阵地。钟毅将军指挥一七三师将士浴血奋战,打得敌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由于我火力太弱,将士伤亡殆尽。5月5日,日军联合兵种的精锐部队突破第一七三师左邻部队的防线,企图迂回包抄我主力。为粉碎敌人的阴谋,军部指示第一七三师担任后卫,牵制日军,掩护主力撤至唐县镇一线,向枣阳集中。
钟毅墓
5月6日,日寇联合兵种在唐县一线集结,向一七三师猛扑,一七三师孤军无援,损失惨重,钟毅只好率领剩下将士,且战且退。5月8日,钟师长率部到达河南省边境之苍台附近时,又遭日军骑兵追袭。双方短兵相接,杀成一团,队伍失去控制。5月9日,钟师长身边只剩下一个卫士排。他宁死不屈,率领卫士与日军厮杀了两个时辰,弹尽粮绝,官兵伤亡殆尽。钟将军右胸负了重伤,血染前襟。钟毅右胸中弹重伤,他顽强地支撑着,下令士兵迅速分散突围,当他生命垂危之际,即将作战资料、信件、日记本及印章等物包裹好,埋在附近芦苇丛中,然后仰天长啸,高喊:“中华民族奋起呀!抗日必胜,建国必成!”终于杀身成仁,尽忠殉国。钟毅率一七三师与日军滕田师团血战7天7夜,身负重伤,在敌众我寡,弹尽援绝的情况下,为不受敌俘,举枪饮弹,壮烈牺牲,时为1940年5月9日下午3时,时年40岁。
宜宾火车站站长是谁
钟毅。宜宾火车站的地址是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前进路钟毅,该火车站的站长是钟毅钟毅,宜宾火车站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宜宾车务段管辖的一等站,是内昆铁路、宜珙铁路站点之一。
中国近代英雄人物事迹
1、安业民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英雄。满族。1937年生,辽宁开原人。1956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3月应征入伍,分配到旅顺口海军一个海岸炮兵连当战士。
他坚决执行命令,愉快服从组织安排,先后任电话兵、运药手和瞄准手。他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努力提高军事技术,常常带病进行操练。
1958年夏,由于战备需要,所在海岸炮连调防到福建前线。在紧张的战前训练之余,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永远战斗在海岸上,它是我生死不可分离的土地。革命先烈的震动人心的英雄事迹,是我军宝贵的财产。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立场坚定,像海边的青松。
让党考验我,不管暴风雨多大,也吹不坏、浸不倒共产主义战士的信心。”“革命战士所以活着,只应该有一个目的,就是对人民有用??在战斗中如果遇到紧急关头,我一定勇往直前,毫不畏缩。”
8月23日,在福建前线与占据金门岛的国民党军炮战中,一颗炮弹在他们炮位上空爆炸,弹片击中火炮后面堆放的弹药包,燃起熊熊烈火,火舌扑向炮位左侧的数百颗弹头,严重威胁着火炮和整个阵地的安全。
危急时刻,他不顾个人安危,坚守战位,机敏地把炮身向隐蔽壕转动。炽烈的火舌烧着了他的衣服,伤及脊背和胳臂,他全然不顾,以坚强的意志,忍受着烈火的燎烧,奋力转动方向盘,直到炮身转回隐蔽壕中,才跳下炮盘,滚灭身上的火焰。
由于全身烧伤达百分之七十,陷入昏迷。苏醒后,他坚持不下火线,再次登上炮位,准确地完成指挥员下达的每一个战斗口令,连续向国民党军阵地发射炮弹,顽强战斗40分钟,直至炮战结束。后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9月9日壮烈牺牲,年仅21岁。
2、桂干生
桂干生(1911—1945),河南省罗山县人,192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桂店农民暴动,任赤卫队中队长。
1934年8月任红31军93师274团政治委员时,在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中指挥夜袭青龙观战斗,击溃敌人两个旅。1935年任红31军91师政治委员,参加长征,所部担任全军后卫。1937年2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1938年2月后任第129师游击支队支队长、晋冀豫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独立支队支队长,参加开辟晋冀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4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45年6月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任新四军第5师干部队副队长,从延安出发,重返大别山区。7月7日过同蒲路时遭山西平遥县城之敌炮击负重伤,9日凌晨牺牲,年仅34岁。
3、李家钰
李家钰(1892年4月25日—1944年5月21日)字其相,绰号李矮子,四川省蒲江县大兴乡人。早年隶属川军邓锡侯部,为四川军阀中最小一个派系——军官系的首领。
曾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七军中将军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出任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等职。抗战爆发后率两个师随第二十二集团军出川抗日,转战山西、河南抗日前线。
1944年在担任第36集团军司令的时候,在豫中会战失败后的撤退途中,遭到日本便衣队的袭击,于河南陕县秦家坡壮烈殉国,这是八年抗战中继张自忠在第一线督战,死战不退后第二个战死的集团军司令官,战死后被国民党政府追赠为二级陆军上将,准入祀忠烈祠,举行国葬。
1984年5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
4、谢翰文
谢翰文(1904~1942),号汉文,字鸿锡,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耒阳县城关槐树下村(衡阳市耒阳城关槐树下村)。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八路军高级将领、抗日名将、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中国首批著名抗日英烈。
历任红五军秘书长、红三军团秘书长、八路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牺牲时任八路军总部后勤部政治部主任。
5、钟毅
钟毅(1901—1940),字天任,广西扶南(今扶绥县)长沙村人。1918年,钟毅赴广州报考韶关讲武堂。1924年钟毅在韶关分校同学李明瑞的邀请下,到南宁任李明瑞团的上尉连长。在反对陆荣廷的战斗中,作战勇敢。不久,以战功晋升为少校营长。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钟毅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二旅第三团上校团长。1929年后,历任广西省特派员公署总务处长、省政府警务处长诸职。后被派到日本留学,学习军事。1931年,钟毅在第四集团军总部任上校参议。1934年,考入陆军大学特二期深造。
陆军大学毕业后,被任命为第三十一军第一三八师第四一四旅少将旅长,率军北上抗日。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钟毅任少将旅长,率军积极参加抗战。
1938年,钟毅晋升为一七三师师长,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日军进攻鄂北,一七三师奉命固守该地区并设阵地,与日军发生激战,在唐县镇、尚书店往返冲杀,日军死伤惨重。钟毅指挥有方、身先士卒,战役结束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发陆、海、空军甲等奖状。
全师开回樊城东面之张家湾地区整顿补充。同年12月,钟毅指挥第一七三师英勇作战,接连扫除日军在安陆、钟祥的据点。
1940年4月,钟毅所辖一七三师固守随县、枣阳正面,参加枣宜会战。5月8日,钟毅率部到达河南省边境之苍台附近时,遭日军追袭,身负重伤。5月9日,为不受日军俘虏,钟毅举枪自杀,壮烈牺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业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桂干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家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谢翰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钟毅
健康码的创始人叫什么名字?
健康码的设计出自于杭州市公安局的一位普通民警,他的名字叫钟毅。
2020年2月,钟毅接到上级紧急命令-研发“杭州健康码”。经过48个小时的努力,钟毅和他的团队把“健康码”设计出来了,经过29轮的改进,40天后“健康码”从杭州走向了全国,在全国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开玩笑地说自己是穿着警服的产品经理。
现如今,健康码已经成、为了我们大众必备的出行工具,它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健康保障,钟毅本人也被评为了2020年“最美公务员”。
健康码的作用
健康码的作用是通过健康码的颜色,可以快速识别一个人是否途径疫情比较严重的省市,是否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感染患者。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可直接锁定并找到可能被感染的人群。
健康码是指借鉴浙江等地方推行健康码模式,助力分类有序复工复产的经验,在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的指导下,支付宝基于中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研发的中国统一的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
抗战英烈钟毅:枣宜战役中孤军突围53人殉国
抗日英烈钟毅(1901—1940)字天任。广西扶南(今扶绥县)长沙村人。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4军173师师长。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钟毅烈士简介
钟毅烈士是广西扶南(今扶绥县)长沙村人。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南宁分校)高级班教官钟毅,后任国民革命军第31军第138师第414旅少将旅长钟毅,第84军第173师中将师长。在抗战中多次指挥若定钟毅,立过战功,1940年5月他又率部到达河南省边境之苍台附近与日军骑兵遭遇。双方短兵相接,杀成一团,最后钟师长身边只剩下一个卫士排,因弹尽粮绝,官兵伤亡殆尽,他又右胸负重伤,下令士兵迅速分散突围,然后埋好机要物品,从容自戕殉国,时年41岁。
钟毅烈士平生经历
钟毅,1901年9月24日生于广西扶南县(今扶绥县)长沙村钟毅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光绪三十年秀才,对钟毅要求很严,白天教的功课,要在晚上从头到尾背诵。钟毅只好夜以继日、不分寒暑地诵读,“四书”、“五经”和《左氏春秋》等书,他背得滚瓜烂熟。
1917年,钟毅从吉阳小学毕业,考入广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该校是为广西培育师资的最高学府。但是,由于执掌广西军政的陆荣廷对文化教育不重视,钟毅在第三师范仅读了一年,就毅然离开。1918年8月,他考入云南讲武堂广东韶关分校步兵科学习,1920年毕业。由于该分校原由陆荣廷幕后支持,当时,因陆被陈炯明打败并被驱逐,所有该分校毕业的学生,均遭到歧视而投军无路,钟毅只得回到家乡。他在家门口贴“蛰园”二字,并撰一副对联如下:
矢志清中原,闻鸡起舞;
雄心造时势,匹马纵横。
室内题诗一首:
男儿仗剑出乡关,
不斩楼兰誓不还,
太息中原长板荡,
要将只手挽河山。
1921年夏,钟毅得到好友的介绍,到桂军总司令刘震寰部任中尉副官。
1924年,钟毅在韶关分校同学李明瑞的邀请下,到南宁任李明瑞团的上尉连长。在反对军阀陆荣廷的战斗中,他作战英勇,身先士卒,不久即被晋升为少校营长。
1925年秋,广东革命 *** 下令讨伐广东南路军阀邓本殷、申葆藩两部。南征第三路军第三团团长李明瑞,率领俞作豫、钟毅等部队从广西玉林出发,经陆川、北海进入广东化县,向盘踞高州的军阀邓本殷、申葆藩全面进攻。李明瑞治军严明,指挥有方,英勇善战,顽强杀敌,从10月到12月间,与兄弟部队配合,相继攻克了化县、高州、钦州、廉州等地,完成了讨伐任务。至此,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了统一和初步巩固。
1925年冬,李明瑞、俞作豫、钟毅等部队继高州凯歌之后,又奉命穷歼到钦、廉两地布防的邓本殷残部。经几个回合之后,高喊要到“广州过春节”的邓本殷,被北部湾的怒涛卷去了他那不可一世的梦幻!到此,战局告一段落。李、俞、钟部便在钦州驻军。
1926年2月21日, *** 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提出从各方面把国民革命向北推进,并在这个过程中为建立工农革命大联合打下基础,以推动国民革命在全国夺取全面胜利。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钟毅积极投入了这场正义的战争,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二旅(旅长李明瑞)第三团第一营营长。钟毅随李明瑞率部转战于湘、鄂、赣、皖等各省,在长江南岸的宝岭、德安、王家铺等战役中,战斗激烈,大军阀孙传芳主力部队被击溃,最后迫使南昌守敌开城投降。钟毅战功卓著,被晋升为上校团长。
不久,孙传芳又纠集了他的残部约10万人,以英国军舰为掩护,渡过长江,袭击南京。南京附近的乌龙山、楼霞山等各险要阵地已被敌人占领。孙传芳亲临到龙潭车站督战。南京外围战事告急。这时,已经升任师长的李明瑞奉命率部由徐州回师南京,并担任前线指挥。钟毅团长在李师长统一指挥下,率部猛攻南京外围敌军,激战七昼夜,愈战愈烈,敌军子弹像雨点一样打过来。然而,钟毅无所畏惧,身先士卒,带领部分战士像猛虎一样扑向敌人,短兵相接,敌人伤亡惨重,解除了南京之围。
1929年夏初,广西军队缩编,钟毅调任上校参议,不久又被派到日本留学。他携家眷东渡日本学习军事。在日学习期间,他深知日本军事帝国主义妄图 *** 的野心,认真了解日本的军事装备情况,研究日本军队的战略战术,以利未来对日作战之需要。
1929年3月28日,李明瑞乘蒋桂新军阀混战进入决定性的武汉战役时,以自己担任前线代总指挥的职权,在前线采取“真倒桂假拥蒋实反蒋”的策略宣告独立,脱离桂系集团。蒋桂战争以桂系失败而告终。李宗仁、白崇禧、黄绍被迫出走香港。桂系军阀的势力被驱逐出广西。5月,李明瑞率领两个师及其他旅团几万人从武汉取道广东回广西,被委任为中央军事特派员、第四编遣区主任、广西省绥靖总司令。俞作柏(李明瑞表兄)被任命为广西省主席。
俞作柏、李明瑞忠实于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主动邀请 *** 派人来广西合作。同年6月至7月, *** 中央应俞、李邀请先后派 *** (当时名为邓斌)、贺昌、陈豪人、张云逸、李谦、叶季壮、许卓等40多名 *** 党员骨干到广西省各级政权机关和军队中工作,由 *** 中央代表 *** 负责领导广西党组织的全盘工作。
同时,李明瑞电邀钟毅回国,委任其为广西编遣特派员公署少将总务处长、旋调广西全省警务处长。
10月1日,俞作柏、李明瑞在南宁召开反蒋誓师大会。会后,李明瑞到桂平前线视察,知黄权部、吕焕炎、杨腾辉等部均被蒋介石收买叛变。俞、李反蒋不战而败。
此时,警务处长钟毅、参谋处长童陆生等都在柳州,因道路阻隔不能前去参加反蒋誓师大会。他们只好离开柳州回上海。钟毅抵上海寄居岳父家。
1934年,钟毅考入陆军大学特二期深造。1937年,他从陆大毕业回桂不久,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全国军民在国共两党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奋起抗战。这时广西抗日军队扩编,建立第三十一军,钟毅被任命为第三十一军第一三八师第四一四旅少将旅长,同年11月随军北上抗日,担任津浦铁路南段的守备任务。
同年11月26日,日本侵略军沿津浦路北犯,29日占领安徽的安德,12月10日占领芜湖,12月13日南京沦陷。
1938年3月,国民 *** 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奉命去徐州协助李宗仁(时李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徐州会战。白崇禧行前,转请周恩来、 *** 到其武汉熊廷路的寓所、请教对敌作战的指导方针。周恩来对白崇禧建议:在津浦线南段,已令新四军张云逸的第四支队协同李品仙、廖磊两集团,采取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的联合行动,运动于辽阔的淮河流域,使津浦南段的日军时刻受到威胁,不敢贸然北上支援南下日军;同时在徐州以北又必须采取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方针,守点打援,以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白崇禧对此建议,深加赞赏。他到徐州后,协助李宗仁指挥,基本上采取了周恩来所指出的方针,从而取得台儿庄大捷。
南京失守后,中日战争的主战场转移到以徐州为中心的黄淮地区。1938年初,日军分三路大军以猛虎扑羊之势,向徐州夹攻。这时,钟毅率部固守津浦路南段的明光、凤阳、滕县一线阵地。李宗仁深知自己的部队难与强敌相火拼,便动用自己数万之哀兵,与敌展开运动战,先后指挥钟毅旅等部队将强敌阻于明光、凤阳、滕县,挫于临沂,成为台儿庄大战的前沿战。
台儿庄位于山东南部峄县境内,靠近津浦、陇海两铁路线的交叉点,为水陆交通要道,是徐州的一个重要屏障。3月17日,日军攻占滕县后,不顾其左翼军在明光、凤阳受钟毅率部反击被阻,也不待畔埠方面援军北进呼应,却孤注一掷地向台儿庄扑来,以期一举攻下徐州,夺取打通津浦线的战功。
李宗仁侦知日军的企图之后,命令桂系廖磊二十一集团军所属两个军从老人仓一线展开,向明光、定远、畔埠之敌展开攻击。收复了江浦县城,使南京之敌震动极大。同时,北上之敌也因腹背受国军袭击,首尾不顾,害怕后路被断,乃将主力南撤,在淮河南岸与中国军队对峙,形成胶着状态。这样,李宗仁得以集中于津浦路北段进行战役部署。4月4日,李宗仁指挥40万优势兵力(钟毅旅亦在其中),全线进攻,内外夹击台儿庄附近之敌。经激战到7日凌晨,歼日军第十师团大部第五师团一部,日军残部窜往峄县。整个台儿庄战役,毙伤日军2万余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举国欢腾。钟毅以战功被晋升为第一七三师中将师长。
从5月5日起,日军三个师团,配以飞机坦克,自南向北全线发动进攻。日军第十三师团循涡河两岸北犯,与廖磊淮北兵团发生激战。当时,廖磊部署一七三师师长钟毅、副师长周元率集团军总预备队两个团由洛河星夜赶赴蒙城守备,同时部署区寿年第一七六师第三个师分路从侧背袭击进攻蒙城之敌。5月7日,日军步骑兵3000余人从四面接近蒙城。钟毅率部在城外抵抗敌人,经过激战后退入城内固守待援。钟毅率部拼命血战,歼灭冲进城内的日军。但由于增援的桂系各部受敌所阻,未能接近蒙城,守军伤亡惨重,周副师长身负重伤后仍和钟师长一起奋勇杀敌,并冲向城外与日军肉搏,致使日军一度后退10余里。5月9日,日军再次发起进攻。钟毅率部与敌巷战约一小时,因守军寡不敌众、弹尽援绝,双方反复展开肉搏,结果两个团守军除钟毅和20名士兵突围外,副师长周元以下官兵2000人全部壮烈殉国。
1939年夏,日军发动进攻鄂北,由襄花公路沿随县枣阳前进。一七三师奉命固守该地区并设阵地,与敌发生激战,在唐县镇、尚书店往返冲杀,敌人死伤惨重,乃退守武汉。钟毅指挥调度有方、每战身先士卒,战役结束获军事委员会颁陆、海、空军甲等奖状。全师开回樊城东面之张家湾地区整顿补充。
12月, *** 军奉令开展冬季攻势,出击进攻日寇据点,钟毅指挥第一七三师英勇杀敌,接连扫除日寇在安德、钟祥的据点,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1940年4月,日寇再度进攻鄂北第五战区防线,动用庞大兵力,除了地面部队增加及配备装甲车、大炮外,还配备大量空军,向钟毅我第十一集团军黄琪翔指挥的八十四军下辖的一七三师师长钟毅、一七四师师长张光玮、一八九师师长凌压西等三个师固守的随县、枣阳等地发起攻击。张、凌两师一接触,纷纷向豫南后退。一七三师奉命掩护两师退却,亦沿河南边区逐步撤退,且战且走,战线延长百余里。迨退到唐河、苍苔之间,队伍前后已失去联络,五一八团李俊雄团长已被敌俘虏,五一九团亦已被敌冲散。钟师长身边战斗部队所剩无几,当抵达苍苔镇唐白河东岸时,又遭到敌人大部队四面包围,敌骑兵横冲直闯。钟毅师长知生死已在顷刻间事,因他已身受重伤,为对国家民族尽军人之天职,5月9日,他走进芦苇中饮弹自杀,时年仅40岁。
关于钟毅和钟毅将军简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