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鸿(柔宇科技)
今天给各位分享刘自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柔宇科技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海之梦影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昔日柔性屏“独角兽”柔宇科技今陷危局
- 2、深圳卫视王思博的老公
- 3、柔宇科技经营9年至今无盈利 深陷“叫好不叫座”困境破局之路在何方?
- 4、柔宇刘自鸿成家了吗
- 5、500亿独角兽无人接盘,70岁刘姝威呼救,又一创业天团吹不下去了
昔日柔性屏“独角兽”柔宇科技今陷危局
当折叠屏成为手机市场竞逐热点,场内玩家高歌猛进之时,昔日高呼掌握“低成本、高良率”柔性屏技术的柔宇 科技 却“马失前蹄”。
视觉中国图
曾提出科创板上市申请
2020年最后一天,柔宇 科技 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创板IPO申请。据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连年亏损的柔宇 科技 自身并没有“造血”能力。2017~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累计营收只有5.17亿元,累计亏损却达到31.95亿元。
2021年2月,柔宇 科技 撤回上市申请。此后,柔宇 科技 再未提交IPO申请,资金紧张问题开始显现。
2022年清明假期前,柔宇 科技 欠薪问题多次登上热搜榜,再度引发热议。而让李艳红没有想到的是:“3月31日下午,公司各个部门陆续通知,清明节之后就开始放假,时间是3个月。其中,4月按照全薪计酬,5月和6月按照深圳最低工资标准来计算,这两个月的社保也要按最低基数来调整。”
让包括李艳红在内的柔宇 科技 多数员工更感不满的是,柔宇 科技 始终没有发布关于放假3个月的正式通知。“公司担心这种消息被员工对外释放出去带来负面影响,但员工却很担心,如果公司不以官方名义发布正式通知,后续公司会不会将3个月时间解释为员工旷工?”
产品仍在市场拓展阶段
公开资料显示,刘自鸿出生于1983年,17岁以江西省抚州市理科高考状元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就读。2012年,刘自鸿开始在多地同步创立跨国公司柔宇 科技 。凭借柔性显示屏崭露头角的柔宇 科技 迅速成为投资圈的竞逐对象,IDG、深创投、松禾资本等头部机构纷纷下场。启信宝数据显示,2019年四季度柔宇 科技 完成3亿美元的F轮融资。
然而,不断融资的同时,柔宇 科技 却始终难以实现盈利。创立9年以来,柔宇的屏幕并未出现在任何一家主流手机厂商的产品中,自有品牌在公开渠道难觅踪影。其技术独创性、量产能力以及获客能力也开始遭到质疑。
目前,柔性屏幕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一是京东方、TCL 科技 、三星等公司主要拓展的多晶硅(LTPS)技术,市面上主要的折叠屏手机等产品几乎都由这些公司供应;另一种则是柔宇自主研发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
据刘自鸿此前介绍,上述两种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ULT-NSSP技术比LTPS在量产能力上更优秀,原因在于采用不同材料体系和不同制程工艺,整体生产流程大为简化,设备投资成本大幅降低,良率显著提高,产品弯折可靠性极强。相比而言,LTPS技术需要的温度比较高,工艺也比较复杂,导致全柔性屏可折叠屏幕的良率和弯折可靠性非常低,而且之前基本上只能做曲面,可折叠的次数很有限。”
由于采用自主研发的新技术路线,过去几年,柔宇 科技 始终难以打开市场。据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数据,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柔宇 科技 营业收入分别为6472.67万元、1.1亿元、2.3亿元和1.2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亿元、-8亿元、-10.7亿元和-9.6亿元。对于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柔宇解释称:“产品仍在市场拓展阶段,销售规模较小且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目前,华为、三星、小米等均未与柔宇达成合作,公开承认合作的只有中兴,但后续动作至今没有披露。除了手机之外,柔宇 科技 试图将柔性屏应用于消费、 体育 赛事、会议等B端行业客户中,但效果不太明显。
终于等来了战略合作方
2022年1月,资金链紧张的柔宇 科技 终于等来了“白马骑士”——深圳中智卫安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智卫安)。启信宝信息显示,中智卫安成立于2018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钟翔宇。
2022年1月17日晚间,柔宇 科技 微信公众号发文称,1月16日,中智卫安与柔宇 科技 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基于合作协议,中智卫安将向柔宇 科技 批量采购柔性显示屏、柔性传感器及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用于公司全线商用机器人产品,自2022年起连续3年采购金额累计约30亿元。
签约现场,中智卫安董事长钟翔宇表示:“机器人产品本身是显示屏的重要载体,2021年,中智卫安机器人包括CIOT品牌机器人市场保有量突破7.5万台,在写字楼、酒店、餐饮、医院、商超、政务、展馆等50+个场景落地应用,这意味着中智卫安的智能商用服务机器人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柔宇 科技 第三代蝉翼柔性屏则为中智卫安机器人提供了更好的人机交互平台,让我们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独具优势。”
成立仅3年多的中智卫安目前处于B轮融资阶段,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那么,中智卫安能救柔宇 科技 吗?对此,李艳红称:“至少我作为员工没有看到特别实质性的推进。中智卫安的消毒机器人之类,起初对方表示消毒机器人‘面部’这块可以用柔性屏,据说做出了几台。但实际上,今年初的时候柔宇已经没钱了。后面才知道,这个战略协议对双方都没有实际约束。这种消费级的机器人真的需要一个造价更高柔性屏吗?”
在李艳红看来,柔宇 科技 “断粮”与刘自鸿及柔宇其他高管团队们的判断力有很大关系。“包括对融资的误判,为什么这么有把握,下月就会到?实际上多少个‘下个月’都没到,在这个过程中,难道不应该及早反省?最不理解一件事就是,正常(情况下)如果企业要继续经营,并且意识到自己账上钱不多了,是不是应该裁员或者业务上作出调整?但公司都没有。”
李艳红进一步表示:“公司内部也曾流传,有其他股东曾商议引入投资,据说会涉及到稀释创始人股权,也包括引入政府部门纾困资金,但都没有下文。也听到刘总在外边借了资金,借一两个亿还是多少(具体金额不明晰)。”
2022年是王淼在柔宇 科技 工作的第五年,按照她的理解:“刘自鸿不太愿意放权给职业经理人。公司的走向最后是这样的,说明在市场上经不起推敲。但是从个人角度,还是希望公司越来越好。”
柔宇招股书中曾披露:“公司采用特别表决权结构,根据公司章程(草案)安排,对于提呈公司股东大会的议案,A类普通股持有人每股可投4票,而B类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票。目前,实际控制人刘自鸿持有公司38.61%的股份,且均为公司全部已发行的A类普通股,合计占公司投票权的比例为71.56%,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以及需要股东大会批准的事项起到决定性作用。受特别表决权结构影响,中小股东的决策能力将受到一定限制。”
李艳红表示对柔宇 科技 不再抱有期待,决定开始找工作。她也希望未来会有政府资金或有产业运作能力投资人能解救柔宇 科技 。
每日经济新闻
深圳卫视王思博的老公
深圳卫视王思博的老公是刘自鸿。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刘自鸿,江西抚州南城人,出生于1983年,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17岁获江西省抚州理科高考状元,曾获全国数理化奥赛物理一等奖、化学一等奖,21岁获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23岁获硕士学位,26岁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柔宇科技经营9年至今无盈利 深陷“叫好不叫座”困境破局之路在何方?
眼见它起高楼,眼见它楼塌了。
作为全柔性屏幕制造商,柔宇 科技 曾是资本界眼中的宠儿。天眼查显示,自2012年公司成立以来,柔宇 科技 一共完成了13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深创投、汉富资本等明星资金,就连投资大佬徐小平在错失投资机会后,更是大呼痛心。
然而,多年经营之下,头顶“折叠屏手机先驱”光环的柔宇 科技 却迟迟无法实现盈利,至今仍靠着融资苟活。在科创板IPO被拒后,柔宇 科技 的负面消息更是持续发酵,核心技术遭受市场质疑,欠薪、裁员屡屡发生。
进入2022年后,这一情况并没有改善。4月13日,公司独董刘姝威发文《拯救柔宇》,呼吁帮助柔宇引进战略投资;4月18日,子公司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再被曝光,执行标的146万余元。
从“中国之光”到负面频频、求救为生,柔宇 科技 究竟怎么了?
“学霸光环”下的独角兽 抗衡三星的“国产之光”
说起柔宇 科技 ,还是要从“学霸”创始人刘自鸿说起。
2000年,刘自鸿以江西省抚州市理科状元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先后攻读本科、硕士学位,2006年,赶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6岁那年,刘自鸿获得博士学位,并进入IBM纽约全球研发中心。工作三年后,刘自鸿归国创业,成立了柔宇 科技 ,主攻柔性显示技术。
归国那一年正是2012年,国内4G牌照还未下发,国内通讯业正处于3G到4G的过渡期,智能手机还未大范围普及,柔性折叠手机的概念更是没影。
全球制造柔性屏的主流技术是三星的低温多晶硅技术,处于垄断地位,刘自鸿的柔宇 科技 自主研发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开辟了新的路径。
2014年,柔宇 科技 推出了全球最薄的全彩AMOLED柔性显示屏,厚度仅有0.01毫米;2018年,柔宇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FlexPai,后被BBC评为世界通信行业发展史上的标志性手机。
凭借着柔性显示技术,柔宇 科技 成为当时成长最快的独角兽之一。2019年11月,创始人刘自鸿上榜201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位列第222名;2020年,柔宇 科技 以60 亿美元估值跻身《2020 中国新经济独角兽200 强榜单》。
由此,资本宠儿柔宇 科技 被誉为可以打破三星柔性显示技术垄断的“国产之光”。
B端C端两头不靠岸 良率“数据打架”令市场质疑
中国知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曾经因为错失柔宇 科技 的投资机会,感慨到“柔宇 科技 是我做投资以来,一个真正错失的项目,每次看到他们的好消息,我都心如刀绞。”
柔宇 科技 作为资本宠儿,创立9年,收获13轮融资,然而,公司的业绩似乎无法令投资人满意。
根据柔宇 科技 闯关科创板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2021H1期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6472.67万元,1.09亿元,2.27亿元,1.16亿元,合计5.17亿元。同期,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593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和-9.61亿元,合计亏损31.95亿元。
连年亏损幅度扩大,是柔宇 科技 近年来最真实的写照。为什么一家成功研发出全球最薄全彩AMOLED柔性显示屏的企业,却迟迟无法获得盈利?
答案或许可以从柔宇 科技 的招股书中窥见一二。
招股书显示,公司产品一直“叫好不叫座“。2018年-2020年H1,柔宇 科技 的全柔性显示屏产量分别为7748片、31.4万片、4.86万片,而同期的销量分别为2099片、5.27万片、2.21万片。
据此计算,柔宇 科技 2018年-2020H1的产销率分别为27.09%、16.80%、45.58%。由此可见,公司空有产品,却叫不开市场。
产品卖不出去,积压导致了柔宇 科技 存货的快速攀升。2018年-2020H1期间,公司存货账面价值由10307.22万元增加至48041.18万元,增幅达到366.09%。
产品滞销之外,柔宇 科技 的良率无法令市场信服。
刘姝威发文《拯救柔宇》,其中透露出柔宇 科技 的良率为81.6%,这一水平与京东方大致相当,但招股书的数据似乎无法与该数据匹配。
柔宇 科技 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H1期间,公司产量1230张,如果以81.6%的良率计算,实际合格产量为1004张大板;同期,公司的小片实际产量为48563片,这意味着一张大板仅可以切割成48份小片。
此前,京东方斥资465亿打造的重庆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曾透露相关数据,6代产线最经济切割为6.7英寸手机屏幕,如果按160mm 78mm的宽高尺寸计算,能够切割207~209块小片。
目前市场主流的折叠屏是8寸,面积大于普通手机,但切片数量也不可能由200片左右将低到50片左右。这一数据的不匹配引发了市场对于其产品良率的质疑。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面板产商,柔宇 科技 却一直采用To C与To B并行的商业模式,既做柔性屏,也做手机产品。
柔宇 科技 曾高调推出折叠屏手机FlexPai 2,上市定价9988元,成为当时市面上唯一一款低于10000元的5G折叠屏手机。
然而,这一款手机在与其他手机产商的较量中似乎并没有体现出其优势。据京东柔派官方旗舰店显示,截至4月19日,FlexPai 2的评价数仅为2000+,与大牌手机厂商的折叠手机评论数存在明显的差距。
柔宇 科技 追求C端产品,却吃力不讨好,也成为当前市场对其诟病一个点。
现金流持续吃紧 柔宇 科技 路在何方?
产品缺乏市场,经营效益持续不佳,柔宇 科技 一步一步走向了现金流吃紧的地步。
据天眼查显示,柔宇 科技 自从2020年5月获得顺丰控股(002352)、光证中丽、中铁大成的3亿美元融资后,已经近2年没有得到新的资金血液。
企业经营多年亏损,又无法获得新融资,柔宇 科技 创始人刘自鸿在2021年12月9日凌晨引述《马斯克追忆破产边缘:每天醒来,在梦中哭了一夜》,并发文表示:其实,谁都有过不容易。在人生至暗时刻,也不要指望雪中送炭,唯一能做的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
进入2022年后,柔宇 科技 的现金流紧张进一步加剧。据媒体报道,3月29日,柔宇 科技 员工称,自己6个月收到5封欠薪邮件,公司员工人数也由OA系统的1800人下降至700人。
对于欠薪,柔宇 科技 在邮件中表示,“公司融资正在推进,资金即将到账,马上补发工资”。然而,这样的内容已经无法令员工信服。
4月13日,作为柔宇 科技 独董的刘姝威通过个人账号发文《拯救柔宇》,呼吁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 科技 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不过,这一呼声并没有得到认可。网友认为,柔宇 科技 产品缺乏认可度,公司无法实现自身造血,仅能靠融资续命,市场化竞争之下,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就该让市场淘汰。
关于本篇文章的更多报道,我们已在【和讯 财经 APP】上刊登,应用商店搜索“和讯 财经 ”,下载并参与猜指数活动赢取京东卡和万元现金大奖
柔宇刘自鸿成家了吗
柔宇刘自鸿没成家。截止2022年8月19日,根据刘自成个人资料简介显示得知,刘自鸿他未婚,因此没成家。刘自鸿是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第20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福布斯“中美十大创新人物”。
500亿独角兽无人接盘,70岁刘姝威呼救,又一创业天团吹不下去了
这是一个被资本吹起来,又讲不下去的故事。
一
最近,作者看到了一篇关于柔宇 科技 的文章。
发文者是刘姝威,对,就是那个前几天,作者写过“71岁王石拉着70岁刘姝威、58岁张朝阳,杀回资本江湖”的刘姝威。
她不仅干过万科独董,现在还是柔宇 科技 的独董。刘姝威说,“希望资本救救柔宇 科技 ”。
柔宇 科技 是谁?这里分两部分介绍,先说公司。
柔宇 科技 总部位于深圳,业务取于名字,一家彩色柔性显示屏制造商,自称“全球柔性行业领航者”。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时,柔宇 科技 团队超过2000人,研发人员占比60%以上,且拥有一个非常牛的创业天团,核心成员自斯坦福、清北等全球顶级名校。
再说说创始人,柔宇 科技 的老大叫刘自鸿。这个人在创业圈了不得。
他是一名业内公认的“天才”:17岁获江西省抚州理科高考状元,拿下全国数理化奥赛物理一等奖、化学一等奖,21岁获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23岁获硕士学位,26岁获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并在美国IBM干了3年顾问级工程师及研究科学家。
总之是个特别特别牛的人,我们在 财经 行业工作的人,很多都听过柔宇 科技 与刘自鸿的大名。而在资本眼中,柔宇 科技 更是他们手中的心肝宝贝。
成立10年间,该公司拿到了近100亿元融资,获IDG资本、深创投、中信资本、基石资本、松禾资本等国内“顶流”VC/PE投资,投后估值高达500亿元。
几年前,一位VC投资人心有不甘的跟作者聊过,“因为,估值轮番上涨,他们手中的弹药不够,进而错失了柔宇 科技 ,心如刀绞。”
这就有点意思了,这么牛的团队、牛的公司怎么就让刘姝威站出来发文,“来拯救呢?”通过搜罗资料,作者发现,柔宇 科技 面临资金困境、拖欠工资,且没有人愿意继续接盘了。
此处就可以理解为何刘姝威要站出来,她毕竟是柔宇 科技 的独董,肯定要为自己人说话。
那么,“全球人才大本营”的柔宇 科技 是如何走到今天这步的?
难道又是一个,被资本吹起来,讲不下去的故事?
二
关于柔宇 科技 ,他的成立背景及经过作者就不想多说了,此处省略一万字。这种故事经历根本就无法倒推,一旦一家企业陷入麻烦,前面那些故事经历就可能是在吹牛。
我们就直接从柔宇 科技 的主要问题切入,柔宇 科技 为什么无人接盘了?
一个企业不管你故事讲的多诱人,多么花里胡哨,吸引了多少资本,最终也逃不过一个“利字”,资本要赚钱,尤其是VC/PE,他们的钱也是募集来的,需要通过资本升值退出获利。
一般VC/PE有两种比较直白的方式:一是,通过投资、造梦提升估值,等待下一个接盘侠;二,把所投资的企业弄到IPO,让二级市场的股民当接盘侠,寻求最大资本价值变现。
那么一个企业的估值是靠什么支撑的?
先看是不是处在热门风口,热不热门关系到了投资定价,就像我们看到为何新能源 汽车 动不动就一个千亿市值独角兽?实在太热了。
再看企业是否具备核心技术,有技术壁垒的企业更容易拿到好的价格。最后就是产品是否被市场欢迎、能释放多少产能、占领多少市场份额,能赚走多少钱。
当然,能赚走多少钱,其实并不重要。VC/PE对企业的估值,不太考虑赚钱,只要你热门、有技术、市占率,就会给你一个好估值。至于赚钱问题,可以弄到IPO之后,再说了。
柔宇 科技 就是这样被估到500亿元的超级独角兽,但故事就停留在了500亿元。
首先,市占率是一句空话。柔宇 科技 号称“全球柔性行业领航者”,商业模式分为2B(企业客户)与2C(消费者),作者主要说2C,因为2B是一个很玄的业务。每个人都可以说我们跟全球500强谁谁谁合作,你能看到合作了多少家,很难看到合作了多少货。
2C就很好理解了,卖出多少,在当今各大电商平台比较好找到数据。但是你根本无法想象,柔宇 科技 彩色柔性显示屏对应的相关电子消费产品的销量,简直到了令人无语的地步。
作者找到了一个比较直观的数据,在京东自营店上,三星折叠屏手机销量为20000+,小米折叠屏手机销量为10000+,柔宇 科技 的折叠屏手机销量仅有2000+。2000+的销量,还有50多条差评。终端电子消费产品卖不出去,质量不过关。
柔性屏卖得怎么样呢?同样不尽如人意。据其2020年科创板招股书显示,2019年,公司柔性屏产量为31.4万片,销量却只有5.27万片,也就是说还有26万片放在仓库里。
就这样的成绩,竟然还吹自己是“全球柔性行业领航者”?
三
其次,IPO屡屡碰壁。相关资料显示,从2020年到现在,柔宇 科技 至少寻求过三次IPO,屡屡碰壁,里面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500亿元估值太高了。
这个估值与经营能力完全不匹配,如果让柔宇 科技 上市,就变成了一场“击鼓传花”的 游戏 。
关键这家公司的问题太多了,试想,一个2000人的团队,60%以上的技术人员,几乎来自全球名校,创始人也是个大牛,他们的产品却完全与之不匹配,可谓天壤之别。
这完全不合乎常理,且彩色柔性屏并不能算得上是一个超级艰难的技术。公司养了那么庞大的团队,就搞出个“鸡肋”玩意,除了拿投资人的钱去烧之外,几乎没什么价值创造的能力。
由于IPO不顺利,VC/PE也不愿意继续投资了,“击鼓传花”传不下去,苦果只能柔宇 科技 团队、员工自己吞。最近一年,柔宇 科技 屡屡被传出资金链紧张、拖欠工资的新闻。
直到独董刘姝威发话,要号召大家“拯救柔宇 科技 ”。拿什么拯救呢?再掏出一个500亿元来?一个发展10年的公司,融了这么多钱,搞到现在,搞成了一个笑话。
柔宇 科技 的情况,连作者前面写的“宝沃 汽车 破产”都不如,人家宝沃 汽车 至少还在上个世纪真的靠实力成就过一番事业。柔宇 科技 这10年给市场带来了什么?
带来了一个被资本吹起,又讲不下去的故事。
关于刘自鸿和柔宇科技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