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思广(冯思广飞行员)
今天给各位分享冯思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冯思广飞行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冯思广是中文天堂www哪里人
- 2、冯思广有孩子吗
- 3、2010年,他1.1秒救下4000多人壮烈牺牲,追悼会补婚礼,他是谁?
- 4、1.1秒推进44毫米!28岁飞行员用生命救下4千人,后来怎么样了呢?
- 5、网友为勇敢救人的一等功战士点赞,一等功在部队有多难得到?
- 6、冯思广的牺牲事件
冯思广是哪里人
冯思广——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肖家庄乡冯营村。
2001年9月考入山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冯思广,2005年6月招飞入伍冯思广,2007年6月毕业于空军第三飞行学院,曾于2009年荣立三等功。2010年5月6日,空军驻济南某航空兵师飞行员冯思广和中队长张德山在驾驶某型飞机时遭遇发动机空中停车,为避免飞机坠落在济南市人口稠密地区,冯思广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和张德山一起果断改变飞行轨迹,自己却因错过跳伞最佳时机,壮烈牺牲。
冯思广有孩子吗
没有。因冯思广夫妻早已领冯思广了结婚证冯思广,婚礼仪式却因为军队中繁忙冯思广的事务而频频延迟,并没有来得及要孩子就在牺牲了。空军飞行员冯思广在执行任务时,飞机出现故障,为了避免飞机坠落在下面冯思广的居民区,冯思广他毅然决然地改变了飞行轨迹,同时,也导致自己错过最佳跳伞时机而英勇牺牲。最终,这个年仅28岁的英雄生命永远都定格在了那1.1秒。
2010年,他1.1秒救下4000多人壮烈牺牲,追悼会补婚礼,他是谁?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冯思广,生命都是宝贵冯思广的,与此同时,生命也是十分脆弱的。在面对一些危急情况时,往往生命就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最想要保护的东西。而纵观我国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曾经,在我国社会中出现了很多英雄,他们宁愿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作为代价,也要对其他人施以援手。
2010年时,我国就出现了这样一位英雄,他仅用1.1秒的时间就成功救下了四千多人,而在此之后,这位英雄也壮烈牺牲了。当时,他的未婚妻为了完成他的遗愿,也决定在追悼会上补办婚礼。那么,这位特殊的英雄究竟是谁?他又是如何从绝境之中挽救了几千人性命的呢?
这位英雄就是冯思广,他出生于1982年。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对当兵这件事情产生了极大的渴望,因为在冯思广的心中,军人始终都是神圣的存在。在战争年代中,军人成为了保家卫国、抵御外敌的存在,而在和平年代中,军人也能够时刻守卫着祖国的繁荣与发展,可以说,在很多小孩子看来,如果自己长大后能够成为一名军人的话,那么也是一种十分荣耀的事情。因此,在成长过程中,冯思广就始终在为自己的军人之梦而努力奋斗着。虽然说小孩子有着爱玩的天性,但是,冯思广却并不像其他的孩子那样贪玩,毕竟他有着十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名军人。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冯思广始终都保持着非常努力的状态,而就在这样不断的累积中,最终,冯思广也成功考入了山东理工大学。虽然冯思广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是,他的家人却并没有让他早早打工,放弃自己的梦想,由此可见,在冯思广成功的背后,家人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他来说,本科的学习生活并不是自己人生奋斗的重点,因此,在结束了本科学习后,冯思广也毅然决然地来到了军队中,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军人。
虽然说军队中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但是,冯思广却没有丝毫的退却,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冯思广十分努力,付出了比别人更加多的汗水,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冯思广也终于有机会成为一名真正的飞行员。与其他军种有着明显差别的是,飞行员的日常训练显然是更加危险的,但冯思广却不以为意。对于冯思广来说,自己从小的梦想现如今也得到了实现,可以说,此时的他应该是非常激动的。不仅如此,对于我国的空军来说,能够拥有这样一个人才,也是十分难得的。然而,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青年,却在后来的一次飞行训练中遭遇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
2010年的一天,冯思广和往常一样,跟随着中队长张德山照常进行着训练,然而,在飞机起降过程中,发动机却突然出现了故障。面对这种情况,冯思广和中队长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以说,飞机的坠毁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指挥中心向他们发出跳伞的要求,其实,如果说在刚刚发现故障就选择跳伞的话,那么冯思广的生命安全也是能够得到保障的。在我国军队训练的规定中,一直都强调飞行员的重要性,每当飞行员遇到危难之时,他们都可以选择弃机逃生,毕竟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是十分难得的,而他们也是国家军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
然而,在冯思广看来,如果说他们立即选择跳伞的话,那么出现故障的战机将会坠落在济南市区之内,而这样的结局也会造成几千无辜民众的伤亡,就这样,冯思广和中队长两人最终也决定放弃最佳的跳伞时机,强行改变了飞行路线,就这样,济南市居民区内几千民众的生命安全就得到了保障。而由于冯思广多用了1.1秒的时间来更改飞行轨迹,因此,他的跳伞距离也不足以让伞撑开。
在这种情况之下,年仅二十八岁的冯思广就壮烈牺牲。在这件事情结束之后,国家有关部门也为其颁发了一等功,可以说,冯思广的英雄行为是令很多人都十分敬佩的。而就在冯思广的追悼会上,一场特殊的婚礼也同时举行。据冯思广的妻子田文君表示,他们两人早在2009年的时候就已经领取了结婚证,由于冯思广的训练任务较重,因此,两人也始终没能举办婚礼。面对着冯思广的牺牲,田文君虽然十分痛苦,但是,她仍然希望自己能为冯思广弥补人生最后的遗憾,最终,在追悼会上,她也请来了司令员作为两人婚礼的见证。当时,田文君在悲痛万分的状态之下,表示自己能够嫁给这样的英雄军人,是绝对不会后悔的。虽然说冯思广已经离她而去,但是,在她的心中,冯思广却从未离开。
从冯思广舍命救人的故事中就能够感受到,虽然说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自己的生命都是最为宝贵的东西,但是,作为军人,在守卫人民的责任要求之下,他们在面临危险时却能够挺身而出,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英雄军人的存在,那么我国社会的安全系数也将大大降低。
结语
其实,无论是在哪个年代中,军人都是人民和国家的守卫者,在近代社会中,如果说没有军人们的存在的话,那么我国也很难摆脱战争的威胁,并建立起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虽然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能够经常发现军人的身影,但实际上,他们却并没有远离我们的生活,在以后的日子中,我们也应该将军人作为我们学习与关爱的对象,可以说,军人的军魂就是指引我们国家前进的方向,如果能够将军人作为我们的动力与榜样的话,那么相信中国也将有着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1.1秒推进44毫米!28岁飞行员用生命救下4千人,后来怎么样了呢?
一名战机飞行员的辛苦程度超乎想象,除了完成日常高难度训练外,还要承受着心理上的压力,毕竟在高空执行任务不比陆地,战机一旦空中停车,那么会直接让飞行员面临危险,冯思广就是在这样的意外事故中失去了生命。他出生于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大山,考进了山东理工大学,毕业后应征入伍,开始向成为飞行员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在生活中他朴素至极,花钱从来不大手大脚,因为深知家中父母的不易,所以能省就省,然而这么一个孝顺的人,上天却无情的带走了他的生命,在一次飞行训练中,冯思广驾驶的战机正在降落,可就在距离地面55米的时候突然停车,原来是因为主燃油调节器柱塞泵传动杆的外套磨损情况严重,进而导致发动机缺少燃油供给。
当意外发生时,指挥员立刻下达了弃机跳伞的命令,可冯思广心中有着自己的顾虑,战机的下方正是居民区,那里有4000名无辜的人民群众,如果在此时放弃战机,极有可能造成极大的伤亡,因此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出现,他当机立断决定改变飞行轨迹,把驾驶杆向前推了44毫米,使得战机仰角12.3度变成了俯角9.8度,可就是这1.1秒的时间,导致与地面仅距32米,哪怕冯思广跳伞再快也来不及了,还未等降落伞打开,就已经坠亡了,那年他才28岁。
之后国家为他记上了一等功,并举行了一场追悼会,冯思广的妻子田文君泪流不止,两人当年结婚很仓促,甚至连婚礼都没有办,而在那场追悼会上,田文君当着众人的面说了这么一句话:今天补办婚礼。在场的战士们纷纷红了眼眶,不仅为战友的离去而悲痛,更是向伟大的爱情致敬,冯思广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精神会永世长存。
网友为勇敢救人的一等功战士点赞,一等功在部队有多难得到?
在和平年代,想拿到解放军冯思广的一等功勋章简直是太难冯思广了。
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才能荣获部队的一等功?
官方给出的评功细则上的原话很模糊,说是“功勋卓著,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人,可以获得一等功。
基层的战士们给出了更简单易懂的解释。
一等功,拿命换冯思广;二等功,有伤残;三等功,流大汗。
另外一种解释可能更通俗易懂,那就是:
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躺着领,一等功家属领。
简单的说,你为了人民为了国家,去做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才可能会被授予一等功。
因为是九死一生,所以绝大部分人,只能在死后被追授。
活着的一等功,太罕见了。
但2020年12月8日,我却见到了一位活着的一等功。
9月上旬,中国空军飞行员王建东驾驶战机执行飞行命令。
刚刚起飞到仅272.7米的高度时,战斗机就遭遇了飞鸟撞击,且恰好击中了引擎的脆弱部位,造成了发动机故障,直接熄火。
飞机即将坠毁,但王建东此时刚刚抵达居民区附近。
左下方是成片的村庄,前方是城市上空,到处都是普通的中国群众。
此时的系统在不断的报警,而地面控制中心反复要求驾驶员立刻跳伞。
此时离飞机坠毁爆炸只剩40秒时间。
在这生死抉择的40秒里,王建东拿出了37秒的时间,在空中3次变向以规避居民区,终于找到了一处无人的水田。
让我们看一看黑匣子里提取的现场通话记录,感受一下当时的惊心动魄。
王建东的视频一颗青木的视频 · 47.5 万播放
一直到飞机触地爆炸前的最后3秒,王建东才跳伞,此时的跳伞高度仅剩下75.9米。
正常来说这个高度跳伞只有一个命运,那就是直接摔死。
不知道75.9米跳伞是一个什么概念的,可以看一看下面这个新闻。
2018年6月23日,“亚洲跳伞女皇”石春艳以300米的极限低空高度,打破世界超低空极限跳伞纪录。
世界最低跳伞世界记录是300米高度,而今天的王建东在75.9米的超超低空进行跳伞。
普通人在这个距离跳伞,降落伞还没打开就直接摔死了。
你说王建东生存的概率有多大?
2010年5月20日,济南军区飞行员冯思广同样是遭遇了空中发动机突然停车,同样是为了避免战斗机坠毁在居民区,同样是无视了地面控制台要求其立即跳伞的指令,同样是坚持飞到了无人地点,同样是在坠毁前几秒才跳伞。
结果冯思广跳伞后壮烈牺牲,事后被追授一等功,这个奖是家属替他领的。
王建东知道这些历史,也知道自己可能遭遇的后果,但他依然选择了在爆炸前的3秒才跳伞,九死一生的75.9米超超低空跳伞。
但幸运的是,下方是水田,而不是硬土或者岩石。
最终,王建东全身多处骨折,但侥幸捡回了一条命。
经专家评估和组织审定,王建东在37秒内3次规避居民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导致自己被迫在75.9米跳伞的行为,符合“功勋卓著,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条件,可授予一等功。
如果不是下方恰好是水田,这个一等功本来应该是对王建东的家属追授的。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了一位活着的一等功。
冯思广的牺牲事件
2010年5月6日晚,冯思广和中队长张德山驾机在连续起飞过程中发动机骤然停车,为避免飞机坠落在济南人口稠密地区,冯思广同志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和张德山一起果断改变飞行轨迹,自己却因错过跳伞最佳时机,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8岁。
“他用28岁的宝贵生命,书写了一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的时代颂歌!”冯思广所在济空航空兵某师师长詹仁明介绍。 2010年5月6日,该师在济南组织跨昼夜飞行。20时51分,飞行员冯思广和张德山驾机起飞。21时30分,第二次着陆连续起飞高度约50米,发动机声音骤然减小,推力迅速下降,后舱飞行员张德山急促向地面报告“我停车了”,飞行指挥员、师参谋长沈树范迅即果断发出指令:跳伞!跳伞!
千钧一发之际,冯思广和张德山十分清楚:飞机前下方不远处,就是一大片居民区和夜市。如果不改变飞行轨迹,后果不堪设想!
生死关头,冯思广和张德山只有一个念头: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们没有立即弃机跳伞,不约而同地前推驾驶杆,将飞机由仰角12.3度迅速推至俯角9.8度,看到飞行轨迹已经避开居民区,才实施了跳伞。飞参记录显示,飞行员跳伞前,驾驶杆前推44毫米,由此改变了飞行轨迹。
按照飞机坐椅弹射程序,后舱先于前舱弹射,间隔为1.1秒。就在这1.1秒之间,先行跳出的后舱飞行员张德山跳伞成功。而前舱飞行员跳伞时飞机高度仅有32米,且带有16度俯角,低于弹射安全包线高度,弹射后降落伞未张开即坠地,前舱飞行员冯思广同志壮烈牺牲。
冯思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冯思广飞行员、冯思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